2019年10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中央网信办将河北省(雄安新区)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重庆市、四川省等6个省市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布局。今年1月1日,四川省政府印发实施《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(四川)建设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对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,明确主要任务。
1月25日,解读《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(四川)建设工作方案》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。
2万亿!四川定下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
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昕介绍,《方案》提出——
○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,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,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,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、占GDP比重达到40%。
○ 试验布局将以成都为核心区域,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基础较好的城市为重要区域,以国家、省级产业园区和平台等为重要载体开展先行先试,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。
▲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图片来源:成都高新
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怎么建?6大重点任务了解一下
《方案》提出了6大重要任务: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、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、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、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、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。
四川将全面推动5G、物联网等通信网络提档升级,大力推动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共享,探索开展卫星、6G等未来网络试验验证等任务。
“《方案》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型智慧城市,”杨昕表示,《方案》提出将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,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整体提升、加快5G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、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等任务来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,加快发展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、加快发展数字农业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来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。
四川:建设国际一流、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
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表示,四川将探索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试验任务,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。
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,以新型显示为例,是按照“龙头项目—全产业链—产业集群—产业生态”的发展理念,塑造“产品”制造的全产业链,打造柔性显示、透明显示等“产品+应用”的产业集群,构建智能手机、车载终端、可穿戴设备、vr/ar等“产品+应用+服务”的产业生态。“目标是将我省建成国际一流、国内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。”陈文涛说。
下一步,四川将以推动核心技术产业突破发展、信息安全产业领先发展、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为“三个工作重点”,实施聚焦创新资源、推进示范应用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、打造产业集群“四项发展举措”,培育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、新一代网络技术、大数据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四大重点领域,聚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高循环、产业链现代化,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。
四川:将支持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上市
从去年开始,四川启动实施了网信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。如何进一步帮助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实现“换道超车”?
“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机构四川行活动,为川企带来更多的资本注入。”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宁方伟表示,建设数字经济投融资服务体系是试验区建设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,四川将加快引导投融资机构来川发展,实施创新企业阶梯培育计划,支持更多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上市。
▲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畔 资料图
打通数字壁垒,四川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
杨昕表示,四川将聚焦打通数字壁垒开展创新试验,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,推动政企合作,探索政务数据、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,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。
四川还将加快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,实现2022年底12万个基站的目标。“我们将继续推动跨行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作共建、跨区域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机制等,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,让更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。”
成都超算中心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/秒,进入全球前十
经过一年的试点
四川在试验区建设方面
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经验成果
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,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国家枢纽节点将在成渝地区规划建设。“蜀信链”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进展顺利,已经授牌10个城市节点、6个行业节点。
▲成都超算中心
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方面,国家“芯火”双创基地、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、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、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、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,在四川遴选确立数字经济类重点园区10个,天府新区、中国·雅安大数据产业园、乐山宝德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也在加快建设。
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,超过20万家企业实现上云,4个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和6个省级数字农业试点积极推进,“智游天府”平台上线运行,互联网医疗、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。
在开放合作方面,川渝联合共建“数字双城经济圈”,已经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、川渝政务事项“跨省通办”、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、成渝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。成德眉资“数字都市圈”加快形成,居民身份证和社保卡遗失补办、纳税申报、居民就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0个政务事项通办。